关于我们

首页    专家观点    央企投资研究院:告别唯“规模”论英雄——国企考评迎来“战略使命”时代

央企投资研究院:告别唯“规模”论英雄——国企考评迎来“战略使命”时代

近日,央企投资研究院理事长张得让在接受《企业观察报》专访时指出,中国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与考核体系正迎来深刻变革。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后,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加快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国家对国有企业的考核正加快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更加注重其在国家战略中的核心功能与长远贡献。据悉,此项改革举措计划在2029年全面完成。

 

 

张得让理事长,作为一位拥有近二十年大型央企管理经验的专家型高管,亲历了不同时期国有企业考核方式的演进。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与高质量发展两大阶段,国有企业的考核方式也随之调整以适应不同阶段的战略需求。

 

“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国有企业的首要使命是引领经济增长,做大做强、进入‘世界五百强’是当时重要的目标,考核指标也多与营业收入等经营性指标紧密挂钩。”张得让回忆道。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技术创新和先进生产力成为引领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如今,国资委提出的‘一利五率’等考核指标,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经济指标考核,更加注重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等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他补充说。

 

张得让强调,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是对以往考核体系的重大完善。他以亲身经历为例:“疫情初期,我所在的央企承担了全国约40%的口罩和防护服供应任务。当时的要求是不讲条件、不计代价完成国家下达的应急生产指令。这类工作对于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至关重要,从战略使命角度考量,应当在考核国企时赋予相应的权重,而不仅仅是从单一的经济指标进行评价。”

 

此次改革的核心在于,通过建立一套更为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引导国有企业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以及国家重大专项任务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这标志着国有企业将更加注重其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功能定位和战略价值实现,而不仅仅是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此举将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推动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关于央企投资研究院

 

北京智泉央企投资研究院(简称“央企投资研究院”)成立于2018年7月31日,是国内专注国资国企投资、运营领域理论研究的民非组织。

 

围绕中央和国务院国资委中心工作,央企投资研究院深入开展国资国企投资、运营政策、发展战略规划等重大问题研究,紧扣全国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及前沿性问题,整合社会各界研究力量,不断深化定位,创新研究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大局,致力于打造成为国内国资国企投资、运营领域的“金字招牌”。

 

截至目前,央企投资研究院与央企投资协会已承担来自国务院国资委、中国兵器装备、中国电科、中国石化、中国移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及地方政府的课题委托。

2025-05-08